当前所在:首页 > 执法热点

不要让“假”砸了一个行业的饭碗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6-23

  □记者 洪凌霄

  各行各业都会存在一些投机者,特别是还没有建立起规范化运作的行业,乱象会更加严重。苗木种子行业就存在着诸多骗局,如以次充好、使用相似度高且价格低廉的植株来欺骗外行的消费者等。

  网上购买种子,待发现货不对板时,绝大多数是在种植后——出苗到成长为植株、收获期间。此时往往已经是收货三四个月以后,超过了网站所规定的合理退换货时间,投诉维权的难度比较大。但维权难度大不应成为不维权的理由,就同“治理难度大,治理一样要进行”是一个道理。

  现有的有关于种子管理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覆盖网上销售,监管政策不明确、不到位。一般来说,网购种子产生的质量纠纷,只能通过电商平台来解决。即使电商平台有专门的纠纷投诉处理渠道,但是从网友的种种遭遇来看,其管理监督制度依旧不够健全。

  为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可收集相关的证据,包括网上付款、收货、种子播种后的长势表现等能证明相关问题的图片、资料等信息,提交给电商平台的纠纷举报处理部门,由他们来受理、认定事实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消费者还可以向售卖问题种苗的商家所在地的农业执法部门举报,请求予以协调解决损失赔偿事宜。

  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网上销售苗木的监管,谁卖假货处罚谁,用谁的证件处罚谁。因为开在线店铺时是需要资质的,包括《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所以处罚时是可以问责到具体个人的。另外,对于在线销售苗木的经营户,应当纳入所在地区的苗木行业监管体制内。

  此外,重要的一环在电商平台。归根结底,信用体系是电商生存生命线。作为平台方,有责任有义务对驻平台的一众商家进行监管,这也是防止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要途径。说白了,对于假货劣货的出现和泛滥,笔者觉得和平台的监管不力有很大关系。

  对于苗木类的造假,笔者认为一旦发现,首先应当立即处理封店;其次应当延迟售后维权天数;销售种子、苗木等事关民生的商家,必须缴纳足额且较高的保证金。在证件方面,要严格审查资质。苗木销售主体要取得相关资质,尤其是《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证件。此类店铺商品上架,平台应以人工审核为主,并和当地的农业部门合作,对网店进行联合监管。同时,应加大处罚力度。在当前形势下,应当抓典型,从重从严处理,在相关苗木行业里形成威慑。

  值班编辑:林少颖 审核:方琮 高奇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2/fazhishiping_0323/162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交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热线网 rx.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2097号-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