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人物

反催收套路违法不可信

来源:  作者:时间:2020-05-11

  疫情暴发后,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多项举措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保障企业和个人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金融服务。但一些政策被老赖反催收群体借题发挥,趁机加以利用,将政策变为其拖延还款、逃避催收的理由。

  据媒体报道,一些互联网平台近期涌现大量反催收群组和服务,传授利用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政策拖延还款的新招数。

  以疫情之名,反催收联盟再度来袭他们有统一的团队教逾期借款人包装话术、制造假病历、社区隔离证明等,收取高额费用帮助借款人逃避债务。

  然而,这些反催收中介真的靠谱吗?这些行为可能触犯了哪些法律?借款人采用他们的办法欠款不还,又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疫情暴发初期,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为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于1月31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一线医护人员等在信贷还款政策、逾期信用记录报送方面给予保障性倾斜。

  根据通知精神,多数金融机构对于允许延期还款及调整信用记录的主体进行了明确,基本为以下三类:一是身处湖北地区且确因疫情无法按时还款的;二是借款人本人或直系亲属为确诊或疑似病例的;三是一线医护人员或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上述人员,提供居委会证明、单位证明或者医疗机构相关证明等,即可发起申请。部分债务人抱着侥幸心态,听信反催收中介的怂恿,用虚假证明材料,向银行申请延期还款。殊不知,不仅可能因小失大,还面临落入陷阱的风险。

  金融借款合同关系中,按约定还款是借款人的义务。而经借款人申请,贷款人同意其延期还款或调整还款方式,实质上是双方协商一致对原借款合同进行了变更。如果借款人利用虚假证明而骗取优惠,则构成欺诈,一经核实,贷款方有权拒绝申请或撤销该变更事项。届时,借款人不仅要补齐拖欠款项及额外利息,还需要承担违约金并被纳入失信记录。此外,已支付给反催收中介的高额费用更是打了水漂,得不偿失。

  有些借款人心存侥幸,认为反催收中介提供的证明材料足以以假乱真,且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等单位忙得不可开交,证明材料的核实存在困难。其实,即使借款人一时得逞,贷款人在发现虚假申报的情况后也享有撤销权。即使金融机构没有察觉,反催收中介也可能利用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把柄,一步步诓骗或胁迫借款人步入套路贷陷阱。借款人想利用套路,却经常被反催收联盟套路。

  同时,反催收中介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反催收中介认为自己居于幕后出谋划策,没有直接对接金融机构,并无风险。实际上,其为客户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时,如果存在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或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情形,则已经构成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的妨害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而以欺骗、胁迫等行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引诱借款人掉入套路贷陷阱的,根据其具体情节,或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二百七十四条关于诈骗罪、敲诈勒索罪的相关规定。

  在此提醒金融借款人,诚信履约,勿存侥幸,别贪图延期还款之小利,莫轻信反催收中介的忽悠,否则可能落得被列入失信名单和被骗钱的人财两空。同时,也劝诫那些借疫情之机牟利的反催收联盟,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莫因贪利而行不法之事,自以为是打擦边球,实则掩耳盗铃,误人害己。(作者:郭锶渊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记者蒲晓磊)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交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热线网 rx.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2097号-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