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人民监督

婉拒居民“裸捐”对慈善的示范价值

来源:  作者:时间:2020-03-17

  常德

  近日,杭州萧山瓜沥镇政府来了一名访客,他戴着口罩,手拿一个黑色塑料袋,径直走进镇疫情防控办,将手中的塑料袋交到了镇工作人员手里,便转身离开。工作人员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沓现金,估摸约有近13万元钱。在获知男子姓杨,一家7口全靠收废旧物资维持生计的情况之后,镇、村干部考虑到老杨家庭经济现状,婉拒了老杨的12万元捐赠,接受了他9273.4元捐赠。

  男子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却一次性拿出了全部家当为抗疫捐款,这样的精神值得敬仰,也令人感动。男子靠收废旧物资维持全家生计,挣钱不易,挣的也都是辛苦钱,干的是脏活、累活,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这虽是大爱之举,但却可能因此影响了他一家人的正常生活。镇政府婉拒其中的12万元捐赠,只接受了他9273.4元捐赠,既尊重了男子的善心与义举,又充分考虑到男子的家庭实际情况,避免捐赠者陷入捐赠致贫的窘境,这样的处理方式值得肯定。

  在疫情发生之后,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爱心涌流,但其中也有一些本来自身就属于困难群体的爱心人士进行裸捐的情况,这引发了舆论广泛争议。要营造奉献爱心的良好社会氛围,但对社会爱心也不能照单全收,不能因为接受捐赠而让捐赠者陷入生存困境,这就将与公益慈善的目的背道而驰。

  所以,要能做到两者兼顾,既要鼓励社会爱心,又要让捐赠者能够做到量力而行。对于那些家境条件并不富裕的人,不能接受他们的裸捐要求,也要为他们的生活着想。况且慈善捐助,也并不能以捐款的多少为唯一标准,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善事,就是一种大爱,就并不会逊色于捐赠巨款的富商们。

  当地退回男子的大部分捐款,既是面对爱心捐款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是一次教科书式操作,具有示范价值。从接受捐赠的机构到爱心人士,在对待慈善捐助时,都要能理性处理,正确对待。要认识到,一味呼吁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而罔顾捐助方的实际情况,只会起到过犹不及的反作用,会让公益慈善渐渐变味,失去人之常情的血与肉,也会让慈善活动越来越假,越来越不正常,最终可能会偏离公益正轨。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交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热线网 rx.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2097号-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