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人民监督

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利于精准防控

来源:  作者:时间:2020-03-03

  时本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态势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多省市相继调整了应急响应级别,有的从一级调整为二级,还有的直接从一级调整为三级。这是适应各地差异化防控形势的务实之举,接下来类似调整还会陆续出现。

  各地疫情形势的差异化体现在,虽然部分地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不少地方已趋于缓和。几天前有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全国已有1396个县(区)无确诊病例(占46%),还有一些县(区)累计病例很少、基本没有新增病例。是防输出还是防输入、防扩散,是以复工防疫为主,还是以社区防疫为主,各地情况不同,措施也会不同,假如再采取一刀切的防控举措,就会不合时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17日印发《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要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分区分级防控,首先需要各地制定差异化措施。

  在这方面,法规留出了余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特别重大级别以下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应急响应从一级到四级,分别由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设区市人民政府和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不是防控力度的简单改变,因为差异化既不是单边强化,也不是单边弱化,而是措施多样化。措施是松是紧,力度是大是小,应结合当地情况考虑。

  更需强调的是,调整应急响应做好措施衔接。将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三级响应,意味着层级较高的防控预案,需要由层级较低的预案替代。也就是说,在调整应急响应级别时,地(市)甚至县(区)要制定防控措施,否则,防控就可能失去指导而不知所措,要么沿袭过去的做法,仍然一刀切地严格;要么自行其是,缺乏步骤地放松。

  疫情是一次大考,应急响应级别调整,这是一张考卷上的关键考题。改变应急响应级别绝非下一个通告那么简单,背后还需做好协调和政策衔接,如此才能让不同的响应级别平滑过渡,防控措施有序变化。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交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热线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综合执法热线网 rx.zhzf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2097号-4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